最新消息

活動列表

專題報導

經典回顧

東海龍門天聖宮

服務項目 SERVICES

前列FFOREONT ROOM

正殿前列 中壇元帥

中壇元帥哪吒,亦作那吒,為中國神話、印度神話人物,考據係源於佛教護法神,融入中國文化,而後也興盛於道教與臺灣民間信仰。在佛教傳說中,哪吒是一名青少年天神(原型可能是古波斯的神靈),法力高強,擁護佛法,是毘沙門天王的後裔,也是釋迦佛的弟子,稱哪吒太子、那拏天等。哪吒姓李,父親是托塔李天王,上有二兄金吒、木吒,排行第三。哪吒係太乙天尊的高徒,也是玉皇大帝手下的主要將領之一,統帥五營神兵。道教的頭銜為太子元帥、中壇元帥、火輪天王、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三壇海會大神等,民間一般尊稱太子爺、三太子,哪吒是華人崇敬的神靈,於很多民間故事中出現,也出現在《西遊記》、《封神演義》等多部文學作品中。相傳哪吒割肉還母、削骨還父,後來由其恩師以蓮花化身復活,終於修成正果,香港科幻小說家衛斯理(倪匡)曾這樣評價過哪吒:「常常羨慕哪吒三太子能夠削骨還父,割肉還母,了卻了血肉之軀,從此自由自在,再也不必受父母所生肉體的束縛。蓮花化身之後,便進入了生命的高級形態,以靈魂為主的生命形式,摒棄了百無一是的臭皮囊。」

哪吒的記載最早起源於中亞佛教,可能是來自於波斯一帶的神話。學者推測可能與古波斯的《列王紀》傳說中的帕西地安王朝第七任國王的兒子努扎爾(Nowzar)有關。佛教中有稱為那羅鳩婆的神明,為毘沙門天之子,在其他經典又譯為「那吒矩缽羅」、「那吒俱伐羅」等,隨後被簡化為「那吒」。哪吒是毘沙門天王的第三子,常隨毘沙門天身邊,為護法軍神,也有經典載他是毘沙門天之孫。毘沙門天源自印度俱毗羅神,為梵天之孫,夜叉之王。宋代《太平廣記》中記載哪吒護衛僧人與獻佛牙的故事,日本法師圓仁也記載了此事。禪宗也有哪吒將骨肉還與父母,以蓮花化身的傳說,這時那吒故事已在中國民間流傳。在宋朝時,哪吒也成為道教護法神之一,《夷堅志》記載茅山道士以「哪吒火球咒」來擊退石精的故事。元代大都築城時,按《周禮》四面應各有三道門,但大都北面獨有二門,主要是採用哪吒三頭六臂兩足的造型,這個造型可能來自印度神話5頭3眼4手的大神濕婆。至明代,道教《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稱哪吒為道教神明。小說《封神演義》與《西遊記》基本上以《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故事為主,又加以發揮,之後哪吒廣泛受到中國民間信仰的尊崇。

天聖宮 - 相關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