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活動列表

專題報導

經典回顧

東海龍門天聖宮

服務項目 SERVICES

命名由來 NAME

民間漁民和海商社會的信仰

元末明初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敘說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曹操說:「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換言之,「龍」這一概念和形象原本就是古人幻想出來的神奇動物。一般民間信仰依據傳說中的神性和神形,作為居於水中的神靈,附着在對江河湖海的信仰上。這一神性和神形的轉換和變化主要受到中國東南沿海族群不斷征服海洋的社會生活,和佛教中龍王形象的影響有密切關係,成為華人社會中海洋民間信仰的海神。

因此,有東西南北四海便全部由四海龍王負責,成為海中之王。而在四海龍王中扮演龍中之首,最為人們崇信的是「東海龍王」。它居於東海龍宮,被敬稱為「龍王爺」。所以,在民間信仰的功能上,對於崇信和祭祀龍王爺和媽祖的信仰是有其共通之處,都是民間漁民和海商社會的信仰。

天聖宮的地理位置,宮前正朓太平洋,並經由黑潮海流上與東海,下與南海構成位屬亞洲東方的一片汪洋大海。宮的後方則是聞名的鯉魚山,宮的左右兩側溪水湍急,並且交會於太平洋。地方盛傳鯉魚山的鯉魚即是沿著天聖宮的兩側溪流逆游而上,恰似一幅「鯉魚躍龍門」的氣象,也正凸顯著本宮命名「東海龍門」天上聖母的特殊意義。

天聖宮 - 相關剪影
民國七十年 - 東海龍門天聖宮肇始

天上聖母雖然早已有意示建廟的大事,但當時實在受制於經費的短缺。所以,聖母金身只能暫時奉祀於中安堂。在歷經三年之後,終於在陳萬船先生多方奔走和信眾的協助之下,由陳萬船先生出資購地,買下位於中華路一段八八九巷六三之一號本宮現址約三百坪土地,本宮的開始建廟工作也才有了進展。本宮在動工興建之際,雖然這塊土地原屬於私人持有的土地,但是乏人整理,一片雜草叢生。幸經本宮全體執事和信眾的努力,日夜不辭辛勞的填土、趕工興建,終於完成本宮的初期工程。民國七十年(西元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九日順利為本宮開基天上聖母金身舉行安座,同時依媽祖神示廟號為「東海龍門天聖宮」。此即本宮之肇始。

本宮在天上聖母的安座大典之前,經由台南市鹿耳門開基天后宮全體委員的鼎力協助,先完成了鎮殿媽祖金身雕刻,並配合台灣省第一屆團結自強民俗活動,在來自各地信徒參拜本宮天上聖母的見證下,完成了鎮殿媽祖的開光和安座大典。而在黑面三媽右側的大媽和左側的二媽也都自台南鹿耳門天后宮分靈而來,也宣告本宮正式成為鹿耳門開基天后宮台灣省的第一座媽祖分靈。民國七十四年(西元一九八五年)陳先生經本宮第一次信徒大會選舉為東海龍門天聖宮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而當時當選證書的全銜還是「台灣省台南市安南區鹿耳門天后宮管理委員會分靈台東市東海龍門天聖宮重建委員會」,顯示天聖宮與台南鹿耳門天后宮之間的密切關係。

回顧本宮自開基建廟以來,由於香火鼎盛,特別是為了提供來自各地信徒的方便,本宮積極進行第二期興建工程,即在正殿的兩側,興蓋可以容納四百人住宿的香客房,並於民國八十五年(西元一九九六年)順利完工。同年,泉州天后宮和湄洲媽祖來訪本宮,天聖宮特別聯合東台灣地區各寺廟擴大舉行了繞境祈福活動。迄今本宮鎮殿媽祖安座已滿三十周年,未來本宮將進行新的重建工程,積極展開本宮的第三期興建計畫,俾使本宮成為東台灣媽祖文化的信仰中心,和觀光休閒的好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