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活動列表

專題報導

經典回顧

東海龍門天聖宮

服務項目 SERVICES

點燈祈福 LIGHTING

本年度冲犯太歲一覽表

本宮為祈求諸大德事業亨通、財源廣進、身體健康、學業精進,特於宮中設立光明燈、財利燈及安奉太歲供信眾安置,每燈五百元整。另備有虎年金幣予點燈者結緣,於農曆正月初九舉行開燈儀式,庇佑信眾今年平安順心。本宮亦提供各項補運及補財補庫等服務。自即日起辦理登記,敬請諸位大德提早報名俾利登疏。

農曆正月初九日(國曆二月九日)早上九點開始辦理安太歲、光明燈、財神燈、補運、補財補庫,還沒報名的善信大德請儘早報名,屬虎、猴、豬、蛇請記得安太歲。欣逢中華民國一一一年,歲次壬寅年,金虎年,太歲賀諤星君值年。萬象更新,喜迎新春,僅此虔心祝福,闔第安康,事業騰達,萬事如意,並祝新春快樂。年來承蒙 貴大德鼎力協助本廟弘揚教義,推展廟務,使廟務蒸蒸日上,僅此申謝。新春期間,祈求諸神仙佛賜福眾善信大德,本廟依循往例舉辦各項祈福活動,即日起受理下列項目:

點燈:每盞五百元, 凡點燈者,贈送虎年金幣乙枚

《道經》記載:「在太歲上燃一燈,以太歲之神拱照,為善男信女解除一年厄運,以求福報。為沖煞者點光明燈。」

太歲燈

庇佑犯沖煞者年中逢凶化吉、一路平安、消災解厄。

光明燈

庇佑身體健康、事業順利、鴻圖大展、心想事成、前途光明。

財神燈

補內外正財、偏財、生意,旺財氣。
補運、補財補庫,每人六百元

於農曆正月九日(國曆二月九日)上午九時,祈求諸位善信大德,開運賜福,添補運途,轉運祭改,添福延壽,闔家平安,事業興隆,身體健康,諸事如意,貴人顯助,神靈顯赫,風調雨順,國泰平安,無災無禍福常來。

天聖宮 - 相關剪影
太歲信仰與安太歲習俗

太歲最早出現在《荀子·儒效》篇中,而避太歲的信仰則是從避歲星的占星術中分化出來的,兩種信仰在戰國時代常常混淆,一直要到漢代以後才逐漸釐清。古時候將太歲視為君王,東漢王充的《論衡》說:「太歲之意,猶長吏之心也。」南宋祝泌的《六壬大占》說:「帝王係命於太歲、后妃係命於歲之陰」在清代《協紀辨方書》得到一個扼要的總結:「太歲,君象,其方固上吉之方,而非下民之所敢用。」太歲為貴神,其所在之向當然也是尊貴吉利的,但是黎民百姓卻因為太歲所在的方向太過於尊貴,反而必須避開,以符合上下尊卑的身分。太歲並不是凶神,而是守護神,明代《三命通會》說:「真太歲,又名轉趾煞,要大運日主與太歲相和相順,其年則吉;若值刑衝破害,與太歲相戰克則凶。」與太歲相順則吉,相逆則凶。清末民初的命算大家袁樹珊說:「夫太歲,至尊,非煞也。」

清代《協紀辨方書》也說:「歲破者,太歲所衝之辰也,其地不可興造、移徙、嫁娶、遠行,犯者主損財物及害家長。惟戰伐向之吉。」按,歲破為最凶之神,而《廣盛歷》云「戰伐向之吉」者,蓋向歲破、即坐太歲而敵人乃居歲破之位也,然則乃是用太歲,非用歲破也。」只要坐太歲(亦即背對太歲),讓敵人面向太歲,那麼敵人就陷於「歲破」的大凶位,因此背太歲者吉,面太歲者凶,不言可喻。從以上的討論,只要依照「右背刑,左前德」的規則,就可以安處在吉位,一旦不按此律,那麼在前、後、左、右排列組合後,漸漸由吉轉凶,而以「迎刑左德(背德面刑)」為最凶。但是後來太歲的吉神面向被忽略,成為了一個凶神了。相傳金章宗因其母親徒單太后患病,而首創祭拜「本命星」之俗,以求母病速癒,這是北京白雲觀祭祀太歲的由來。後演變為安太歲。當時,江南也有安奉太歲之俗,主要為改善家中風水。原本南北朝有六十位甲子神,大概在清代,道教全真道龍門派柳守元所編之《太上靈華至德歲君解厄延生法懺》才出現了六十位太歲星君之姓名,六十甲子神就被六十位太歲所取代,成了現在各地有安奉太歲的廟宇裡面的六十太歲神。一直到清代,中國官方在每年立春日會在迎春禮時祭祀春神、春牛、芒神和太歲,不過民間並不參與立春拜太歲的活動,這個傳統的起源還不清楚,但一直持續到宣統退位,民國建立才跟著消失。

安太歲是一種民間信仰,香港稱攝太歲,是因為對太歲神降禍的畏懼,當太歲運行到某個生肖的位置,屬該生肖及其相對生肖者,如鼠年,太歲本命沖屬鼠者,對沖屬馬者以此類推,謂之「犯太歲」。近代由於華人對太歲降禍的畏懼,當太歲運行到某個生肖的位置,屬該生肖及其相對生肖者,唯恐觸怒太歲於己不利,便於當年祭拜太歲神,以祈福消災。此活動便稱為「安太歲」、「拜太歲」。「犯太歲」者唯恐觸怒太歲於己不利,便於當年全年祭拜太歲神,以求太歲神保佑自己消災免禍,此活動便是所謂的「安太歲」,香港人稱攝太歲。一開始,安太歲是在家中擺設太歲神位,晨昏供奉一年。而今現代工商社會步調繁忙,一般人多到寺廟安太歲,以趨吉避凶。民間安太歲相當簡易,欲安太歲的信徒,多於春節前後,以紅、黃色紙書上「本年太歲星君到此」或「本年太歲星君神位」或「一心敬奉太歲星君」[3]之類字樣,貼在家中,晨昏焚香禮禱。年底送神日時,祭拜一番,將紙撕下,與紙錢、紙馬一同焚化,「送神上天」。事實上這是宋朝道教中雷法的傳統滲透到風水術後的習俗,其內涵是以符籙請下太歲神來護衛家宅。近年來,儀式繁複化,演變出各種專門的太歲符咒、牌位甚至神像。在現代忙碌社會,由於寺廟可以幫忙每日祭禱,多數信徒繳納一定費用,將「安太歲」的祭祀活動,請寺廟方面代辦。

西元一九九O年代開始,台灣各地寺廟開始流行起為信徒安太歲,而在此之前,臺灣廟宇安太歲並不盛行,可以說是虔誠的道教信徒在家中的活動,但如今則與中國大陸、港澳等華人世界一樣,到處都有收取香火錢,幫人安太歲的寺廟或道堂。原本一年應該只有兩個生肖的人犯太歲,但臺灣部分廟宇因主張本沖、對沖、左右偏沖,形成一年就有八個生肖需安太歲,讓人懷疑有斂財之嫌[4]。臺北市行天宮廟方表示,安太歲重在心誠,故不代檀越安太歲,僅發放太歲符,供善信回家自行祭拜。特別的是行天宮發放的太歲符仍保有傳統的簡樸風格,符上只有年份與神祇名諱字樣,並無「鎮宅」等吉祥話。如:「值年太歲星君神位」。在道教中,斗姥即眾星之母,臺灣道教與民間信仰中,祭拜太歲星君等諸星君者,多半先禮斗姥,這種傳統是從北京白雲觀流傳出來的,原本是道教全真道龍門派的作法,近年來則廣為流行於華人世界,有些廟宇則首先禮拜為六十位太歲星君的領袖「太歲殷元帥」,如關廟山西宮、鳳山鎮南宮,法相三頭六臂,勇猛剽悍,或戎裝威武、肅穆莊嚴。

點光明燈祈求平安吉祥

光明燈,是一種民間信仰,又稱平安燈,是宗教中祈福用的燈具,在佛教、道教的廟宇中,經常都有光明燈,有祈福的意味。近來的光明燈,體積小、數量多,設計來給信徒使用,並盡可能的延長其燃燒時間,而光明燈的收費,也是許多廟宇重要的香火錢來源。在中國民間信仰上,在春節正月期間,為自己點光明燈,有「照耀前途」的意義。此外,廟方通常不接受以死者名義點光明燈。有些廟宇安太歲的方式,是在太歲神旁點上寫有犯太歲者姓名的光明燈。以往光明燈使用蠟燭或油燈的方式,其大量燃煙與不一定能長久光明的缺點,造成許多困擾,近代的廟宇因此設計有現代的塔型光明電燈,在台灣許多廟宇,皆可看到塔型的光明燈座,是每一層中有小隔間,內用紅色的小燈泡,外則在透明小窗上貼上或是寫上施主的姓名、生日(經常以紅色筆寫成)。歐美天主教及正教會的教堂中也有類似光明燈的小蠟燭座,讓教徒點燃,代表自己對天主或耶穌基督的信仰能照耀世上其他人。

點財利燈祈求財源廣進

財利燈又稱財祿燈、事業燈、旺財燈,祈求財源滾滾、大發利市、其仕途平坦風順、事業發達、財源廣進,適合財庫不穩者、想穩固財局者、一家之財務掌管者、想增加個人財運收入者、急欲創業投資者、希望錢財運用自如者、希望工作穩定者、公司行號負責人希望財運者、想換工作需財利貴人引薦幫忙者、財庫不足需增加自身財局者、從事業務或收入不固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