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活動列表

專題報導

經典回顧

東海龍門天聖宮

服務項目 SERVICES

明代雕像STATUE

湄明代媽祖壽山石雕像

正殿前列奉祀的黑身玉雕媽祖神像,據傳這尊高有三十公分的黑身玉雕媽祖神像已有八百年歷史,惟目前仍限於相關資料的佐證。因為,這尊黑身玉雕媽祖神像的來源,本身就充滿傳奇,據陳主委指出,這尊黑身玉雕媽祖神像最初只是恭奉在其自家,陳主委並不知道這尊媽祖神像到底先祖是從何處分靈而來。以後這尊媽祖神像也就一直被安祀在天聖宮的內殿。


直到民國八十五年(西元一九九六年)當天聖宮接到泉州天后宮為其建廟舉行八百周年慶,寄來的請帖與簡介時陳主委才發現請帖上蓋的印璽,與天聖宮現存有關「湄洲媽祖林默娘九世族譜」上的其中一個紅印字樣完全吻合。經天聖宮多方查證,幾乎可以確認這張「湄洲媽祖林默娘九世族譜」和這尊神像都是來自泉州天后宮,配合這尊神像的素材可能也是以大陸出產的壽山石雕製工而成。然而,奇怪的發現這尊媽祖神像的基座卻刻有「西元一二OO年建基」的字樣。當然,天聖宮現在典藏的這尊自稱已有八百年歷史的黑身玉雕媽祖神像,和有關「媽祖九世族譜表」文物真正存在年代,都還有待更深入的考證。

據陳主委指出,當這尊黑身玉雕媽祖神像的身世自民國八十五年(西元一九八六年)揭開之後,天聖宮雖然每年擲筊請示恭奉為正殿主神,但是都沒有結果,直到民國九十八年(西元二OO九年)底被接受之後,天聖宮即於民國九十九年(西元二O一O年)五月四日為黑身玉雕媽祖神像完成安座儀式,恭奉在正殿的前列,並在其前面安祀中壇元帥像。

天聖宮 - 相關剪影

這份中州陳氏先祖遺留下來的媽祖九世族譜長三十九公分,寬二十八點五公分,左側書「功曹記祖書臻常」,右側書「德報九世揚萬千」。上方兩枚同款官印為明永樂年間的「泉州天妃宮鑾前官鈐」,下方官印為清道光皇帝御賜的「湄洲祖廟天上聖母護國庇民靈寶府笈」。族譜記載自始祖林元次至媽祖林默娘之九世直系成員姓名,稱五世祖林萬寵為聖祖,六世祖聖賢祖公名林坡,七世祖聖賢祖父名林曄。族譜中媽祖生父名曰林榖,與民間流傳之林愿、林願、林孚或林惟愨等說法有異。聖賢父林榖娶妻王氏雲英,生子洪辟,又添大娘、二娘、三娘、舜娘、癡娘、默娘六女。六女各依排行以媽尊稱,媽祖林默娘位列六房媽,長兄洪辟亦尊稱仙官。

相傳媽祖姓林,名默娘,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西元九六O年),福建路泉州府莆田縣湄洲島東螺村人,歷史考證確有此人。現存關於媽祖最早的文獻記載為南宋高宗紹興二十年(西元一一五O年)廖鵬飛《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世傳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嶼人。初以巫祝為事,能預知人禍福。既歿,眾為立廟於本嶼。」元文宗至順年間程端學《靈慈廟記》首見有媽祖家世之說:「神姓林氏,興化莆田都巡君之季女,生而神異,能力拯人患難,室居為三十而卒。」明神宗萬曆十四年(西元一五八六年)王圻《續文獻通考》則提出:「天妃父積慶侯林孚,母顯應夫人王氏。」明張燮《東西洋考》另說:「天妃世居莆之湄洲嶼,五代閩王林愿之第六女,母王氏。」明神宗萬曆四十八年(西元一六二O年)何喬遠《閩書》也謂:「妃姓林,唐閩王時統君兵馬使願之女,上人也。」

明末清初林堯俞、林蘭友、丘人龍等編纂的《天妃顯聖錄》為近代記載媽祖事蹟最完備的典籍,其〈天妃降誕本傳〉就詳細提出媽祖的身世記錄:「天妃,莆林氏女也。始祖唐林披公,生子九,俱賢。當憲宗時,九人各授州剌史,號九牧。林氏曾祖保吉公,乃邵州剌史蘊公六世孫州牧圉公子也,五代周顯德中為統軍兵馬使。時劉崇自立為北漢,周世宗命都點檢趙匡胤戰於高平山,保吉與有功焉。棄官而歸,隱於莆之湄洲嶼。子孚承襲世勛,為福建總管。孚子惟愨諱願,為都巡官,即妃父也。娶王氏,生男一,名洪毅,女六,妃其第六乳也。」文中指媽祖為莆田九牧林氏之後,祖林孚,父林願,字惟愨,母王氏;為六女,有一兄長,名洪毅。

關於媽祖的父名,歷代文獻記載不盡相同,世傳較普遍的說法為林愿,或曰林願,或曰林惟愨,或曰林孚;亦有稱林願,惟愨為字;台東東海龍門天聖宮所藏之媽祖九世族譜則指媽祖之父為林榖。媽祖為台灣民間信仰最主要的神祇之一,仙逝昇天後屢顯靈驗,經常護佑航運、解救水難、綏靖海疆、降妖伏魔、保國衛民、濟世救人,對中國及東亞沿海文化影響極為深遠。歷代對其褒封名號、靈應事蹟及信仰發展等記載頗為詳盡,惟真正家世、生卒年月日、父母世系等並未見載於正史,現存文獻雖然說法分歧且難以考證,卻絲毫不影響媽祖信仰的傳播與傳承。這份源自湄州和泉州祖廟的九世族譜意外現蹤,或許能讓信眾一窺媽祖身世的神秘面紗。